玻璃瓶罐器皿工厂生产技术管理实践(续2---成型管理)
原创 李雪峰 中国玻璃包装容器
前天
玻璃瓶罐器皿工厂生产技术管理实践
(第四部分 成型管理)
李雪峰高级工程师
成型:将玻璃液调整为符合成型要求并制造出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
1 料滴温度控制:三点式热电偶从供料道入口开始控制,料道分三区,要足够长便于温度调整。玻璃液温度波动控制在1度内。
2 机速控制:需要结合成型缺陷及窑炉出料量进行,按每小时生产产品数量进行评估。机速与玻璃冷却时间相关。图中给出了吹制、压制、拉制和轧制的玻璃粘度工作区域。
3. 产品缺陷识别及修正。瓶罐方面产品缺陷修正资料较多,器皿方面比较少,目前提供的资料需要结合经验补充。如培训资料及SOP等。
⑴ 热端需要灯光检查工具,定期检查来识别缺陷。刚开机及正常生产时都需要检查产品质量,做好记录。目的是将好的产品全部送入退火炉。
⑵ 玻璃器皿工厂O90机成型操作工缺陷诊断培训指南--冷粘玻璃部分见附件,供有关人员参考,其他成型缺陷各厂可以据此进行编写。
4 建立设备工序点检表,以确认工序设备的状况。附班长日常检查评估表,在交接班时都需要进行一次检查填写,此表可做参考,建立其他生产需要的点检表格。
5 模具定期更换制度、先检查,再更换。对问题模具予以标签标识,以便模具维修。
6 产品质量信息收集:有电脑系统、自检、质检人工缺陷反馈等。最有效的方法是热端自检及电脑信息系统。
7 气压控制:要满足气体安全用量、操作安全压力及压缩气体质量。质量特别注意水分及锈蚀杂质对设备的影响。在储气罐安装定时疏水阀,在管路上安装空气干燥设备。
8 产品输送:输送网带、取杯机、翻转机、钳杯机、推杯机、机器人及人工,目的将产品送入退火炉,注意有正送及翻倒送形式,各有利弊,对产品底部裂纹及产品输送稳定性有影响。输送产品注意裂纹,要保温好网带,隔离好产品,防止与金属的接触产生裂纹。推杯机推耙子质量、衬垫、过渡板、加热保温等对产品裂纹及退火炉下杯,冷端喷涂都有影响。
9 抛光机:主要抛光产品表面,产品抛光质量和模具质量、成型调整及火嘴多少,火焰大小有关。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制造工序模具表面处理上,抛光机主要是平衡抛光质量与能源消耗。
10 Quantum行列机芯子机构:

图为Quantum专门为IS制瓶机设计的可变动初模芯子机构系统。应用时对现有设备改造简单,其特点:
1) 此灵活变动的系统在设计时,按目前标准冲头气缸机构基座进行,即基座可以沿用原来的。气缸根据产品结构进行选配单、双、三滴。
2) 使用此系统,品种更换后不需要对机构进行中心再校正。缩短品种更换时间。
3) 此系统具有极高的质量可靠性,如:上世纪90年代投入使用的系统,在经历了3次行列机大修后,目前仍然在使用。
4) 此系统极高的质量保障了芯子气缸、冲头每一次的精准运动,优良的密封技术杜绝了气缸漏气现象。同时也降低了冷粘玻璃产生,降低产品使用安全风险,这一点对生产者和玻璃产品使用者都是非常重要的。
5) Quantum在行列机小口压吹工艺方面也有优越的设计实践。
11 品种更换:
•快速品种更换的组织及实施,是一项非常严密的技术及管理工作,目前发展成一套成熟的理论,并具有相当成功的实践程序。它能极大的提高团队的组织性、创造性、协调性。是锻炼队伍的非常有效的方式之一。
•
•设备维修保养:在品种更换时,对设备进行一定的维护,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维修。但这需要对生产及设备故障停机进行评估,优化方案,分步骤控制进行。
•T1/T2控制
•T1是指前一个品种最后一个料滴停止剪切到新一个品种第一个产品正常进入退火炉的时间。也就是停机更换模具、更换设备配件、设备维护、设备调整等的时间。
•T2是指新一个产品入退火炉到整小时产品合格率第一次达标的时间。也就是设备正常开机后,产品缺陷的调整时间。一般计算不超过10小时。
•品种更换小组职责:负责T1及T2目标的实现。
•
从生产实际看,T2比T1更重要。但T1会对T2产生12的影响。下图为某玻璃器皿工厂T1T2改善情况。
12 对成型各工序编写出标准化作业程序,用于日常生产操作及人员培训。
图示为料碗准备标准程序示例样板。
附:玻璃器皿工厂操作工缺陷诊断培训指南
一、编写目的:收集和编写的这本操作工缺陷诊断培训指南是介绍高脚杯生产时损失最多的成型缺陷的修正方法。这也包括通常的纠正方法来解决特别的缺陷。也包括部分玻璃厂成型专家有效的提示来解决一些日常遇到的故障引起的缺陷。
二、缺陷列表(高脚杯)
1 冷粘玻璃
2 细裂纹
3 高脚杯杯底不平
4 高脚杯底部不圆度超标
5 杯挺缺陷
① 杯挺扁平
② 杯挺凹陷
③ 杯挺过粗
④ 杯挺过细
⑤ 杯挺扭曲(杯碗/杯挺和杯脚/杯挺结合处)
6 口部不平/杯挺弯曲
7 歪斜
8 裂纹
9 口部缺陷
① 凸环气泡
② 口部不足
③ 口部粘料
④ 头顶结块
⑤ 凸环内卷
⑥ 白边
我们将对以上所列的缺陷进行讨论。我们尝试尽可能详细的来描述和给出解决所列缺陷问题的办法。
在使用这本指南时,请提出所写的任何遗漏的、省略的或错误的地方,以便我们进行修改。
三、缺陷的诊断训练:识别和解决
想要成功识别和解决缺陷,必须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思考。操作工必须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进行操作或缺陷纠正。
例如,质检员告诉一个操作工机器出现了某种缺陷,操作工马上对缺陷做出了机器或工艺问题的判断。根据多年来的经验,通常这种纠正问题的动作对彻底解决缺陷是非常有可能没有大的帮助,并且可能解决了一种缺陷却带来了另一种缺陷。依据解决问题的基本程序,可最大可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这样既能排除目前的缺陷还不会带来别的缺陷。通常,我们操作工在解决成型问题时应该遵循以下的程序:
1 出现缺陷时积极的甄别缺陷。避免因称呼确认“它出现的原因”。例如料滴印和冲头拖痕,这两种缺陷是很相似的并且经常混淆。在生产制造杯子的许多年来,关于缺陷的名称经常会有不同的观点和叫法。
2 我们要尽可能取样,至少一个或更多的样杯来识别缺陷。这将有助于我们判断形成缺陷所导致和起作用的因素。样品杯子经常会告诉你缺陷产生在什么地方。例如模具损伤与冲头损伤的判断。
3 在明确判断好缺陷后,不要立即采取任何行动,直到你确认好缺陷出现的各种可能原因。行动前先思考以下问题:
⑴ 哪个工序能引起这种缺陷?
① 是供料机引起的缺陷?
② 是设备引起的缺陷?
③ 是转移输送引出的缺陷?
④是下料系统引起的缺陷?
必须确认真实的原因!
⑵ 这里有哪些起作用的因素?
例如:机器生产时偶然工位出现了口部粘料。操作工解决办法是在控制面板上增加了淬火气。然而机器上的烧嘴有一些出火孔不好,这才是口部粘料的真正原因。在控制面板上增加淬火气后,机器上开始工位随意出现头部不足。这就是为什么要完成解决问题基本的程序并包含所有可能导致的因素确认后,再进行动作的原因。
① 这种缺陷是偶尔出现的还是重复的?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将会影响我们解决问题的办法。
② 这个问题能找到具体的根源吗?在根源上能明确的识别这种缺陷吗?(记住:要尽可能找到起作用的因素)
③对这个型号而言,当前操作的工艺参数等变量包含在已建立的关键因素里吗?如果没有,那么有正当的理由来解释为什么没有包含?
④ 任何主要工序的改变,是你改变的还是上一个班?改变的原因是什么?
⑤ 这种缺陷是在上一个班里就出现了,还是在你班里突然出现的?
⑥ 操作工是在检查杯子时检查出来的,还是由于质检员因为这个缺陷剔除后报告得知的?
⑦ 一旦确定了成型缺陷的原因,那么需要有什么必要动作来进行修正消除?
⑧ 当我们将调整动作实施后,需要检查杯子来确认这种缺陷是被解决了并且没有引起别的缺陷。
⑨ 如果缺陷是由生产设备的问题(如模具、冲头、控制阀等等)引起,需要采取一定的行动措施来确保设备问题正确的传达到相关部门,这些问题部件不可以再送到生产线。是供料机引起的缺陷?
4 问题部件要用标签填写形式进行跟踪:
例如:在生产线上准备好空的标签,给模具、冲头、控制阀等问题部件贴上标签。(如#15模具在9:30分安装上后,正常的料重不能充满。模具容量可能太大,这个模具不能使用)。这将会提醒模具车间引起注意并防止这个模具再次送到或安装到机器上。如果一个已经识别为坏的模具或别的设备重新送回到了生产线,要立即通知相关主管人员进行处理。
想让大批杯子缺陷的损失减少,最好的是操作者频繁的检查杯子。生产线上不能解决一些预兆,它将会导致缺陷的产生。如果操作者不能发现一种缺陷,而让质检发现了它,就可能在退火炉里有一个多小时的缺陷杯子。
四、缺陷分类描述(以冷粘玻璃为例)
1、冷粘玻璃(高脚杯)
⑴目的:这部分指南的目的是来提供一个解决冷粘玻璃潜在因素的总结和解决冷粘玻璃缺陷的合适步骤
⑵定义:冷粘玻璃是从杯口处脱离的,不管是在杯口内侧玻璃飞边或杯口外侧玻璃飞边情况下落入了杯子内部的小片玻璃。
⑶影响:冷粘玻璃是一类缺陷。它对我们客户有潜在的安全风险。我们需要选择并剔除有冷粘玻璃的产品。在饮用容器里它是“没有限度样品的”。必须对冷粘玻璃采取对策。
一般情况下冷粘玻璃典型与料重控制问题有关,由于杯口内侧玻璃飞边和杯口外侧玻璃飞边出现的冷粘玻璃通常是超重或损害的设备导致的。不管在什么工艺过程中出现,吹机通常都能导致冷粘玻璃。
2 冷粘玻璃检查
如果在检查12个全工位料泡/杯子过程中,存在2到4个含有冷粘玻璃的杯子。可能表明料滴重量比规定的目标范围要重。称量含有冷粘玻璃的杯子重量来检查是否料重超出了规定范围。
如果料重太低也能导致冷粘玻璃的情况发生。料重太低能使得冲头穿过口模和玻璃冲压太深,可能使其冲压到开口扳手的洞里。
3 冷粘玻璃因料重引起的解决办法
如果正在操作一台机器并进行杯子检查时,发现冷粘玻璃不是杯口内侧玻璃飞边就是杯口外侧玻璃飞边引起时:
⑴ 称量含有冷粘玻璃并带着料帽的杯子来判断是否杯子重量在设定范围内。杯子的重量应该是期望重量+/-2克。控制料重在产品设置单里有规定。如果料重是可接受的然后巡查其他可能的原因。如果料重是不可接受的,则进行以下步骤:
① 调节料重系统,调整匀料筒上升或下降直到杯子重量是在目标值范围。在过5到10分钟后,最少称量2到4个杯子来确认料重系统的控制是可靠的。
② 如果目标重量是正确的并运转一圈内杯子重量变化超过2克,调节匀料筒高度来达到期望的料重。
⑵ 冷粘玻璃被确认在某一个工位时对策
最典型的是,当冷粘玻璃确认在1个或2个工位出现时,它表明该工位的冲压设备有问题或它冲压太猛。这种冷粘玻璃不是杯口内侧玻璃飞边就是杯口外侧玻璃飞边而导致的结果。
但如果雏形模容量因磨损过大,这种情况也会导致冷粘玻璃,它可以通过更换一个小容量的雏模(新雏模)解决,因为大容量的雏模(旧雏模)需要更多的料重。模具车间有雏模的容量测量值。更换磨损大的雏模并降低料重进行解决。
⑶ 杯口内侧玻璃飞边
① 杯口内侧玻璃飞边是机械飞边造成的,即冲压时冲头和导向环之间挤压上来的玻璃液 。这种情况的发生是在冲头的配合直径与导向环内部直径之间的距离过大。当冲头与口模和雏形模接触冲压玻璃时,玻璃液能够在冲头和导向环的内径之间上升,进而形成冷粘玻璃。
②当料滴重量过大时也能造成飞边,阻止了冲头从冲压到达配合线。在冲头和雏形模分开时,飞边将会破碎或撕裂并导致冷粘玻璃。这种薄的玻璃飞边能被下杯机手指弄碎,因为料帽/杯子要从成型机里转移出来,必须经过下杯机。由于杯口内侧玻璃飞边导致的冷粘玻璃能在冲头和雏形模分离时回到料泡里,冷粘玻璃会被再次热熔。如果含有冷粘玻璃的样杯显示重新融化粘入玻璃杯中,那可能就是杯口内侧玻璃飞边引起的。
⑷ 杯口外侧玻璃飞边
① 杯口外侧玻璃飞边是:玻璃液在口模和导向环中冲压出去导致的飞边。杯口外侧玻璃飞边有4个主要的原因。
② 口模的4部分和顶部的导向环之间的距离太大。检查口模。4部分可能太松或出现的原因是空隙过大。4部分和导向环之间的距离应该在一定的尺寸之间。由于冲头和口模在与雏形模接触冲压玻璃时,玻璃液能从4部分之间的缺口和顶部的导向环之间挤压出来。这种薄的玻璃飞边能在下杯机从口模和工位上转移料帽/杯子时掉落。冷粘玻璃的飞边也能在爆口上杯机把杯子转移到爆口机的过程中破碎而形成。
③ 损坏的4部口模。口模上的4部分能够在装配或成型操作时损坏。4部分共同的区域会磨损,那个地方是4部分和导向环配合的关键部位。玻璃在冲压过程中冲压出来并形成飞边的地方破碎。
④ 杯口外侧玻璃飞边的可能原因是雏模有磨损或损坏。雏形模在模具车间通过不管是手动的还是自动的抛光后是干净的。在打磨工序时,如果打磨材料进入了雏形模内部顶端,它可能变成过渡圆或“卷曲”。这半径应该好好控制在一定尺寸内。
⑤ 如果雏形模是卷曲的,它可能使得在冲压过程中玻璃液从这个口部和导向环底部冲压出。当杯子要从口模和工位中里转移出来时,这种薄的玻璃飞边能被下杯机弄碎。冷粘玻璃的飞边能在爆口上杯机把杯子转移到爆口机的过程中破碎而形成冷粘玻璃。
⑦ 另一种导致杯口外侧玻璃飞边的原因是在出现冷粘玻璃的工位上弹簧张力或冲压压力过大导致。这两个中任意一个都能导致工位上冲压动作过于猛烈,而使得玻璃能从上面谈论过的任何区域冲压出来。
⑧ 如果冲头冲击雏模,这将会使得在口部外侧出现飞边。延迟冲头下降的时序或提前雏模上升的时序。
⑸ 杯口内侧玻璃飞边的设备调整
① 核实弹簧张力和冲压压力的设置与设置单规定的是一样的。如果不一样,进行调整。
② 如果设置是好的,这可能表明该工位的冲压设备有问题。
当出现杯口内侧玻璃飞边更换口模和冲头时要注意:任何时候当你更换备件,贴上吹机备件的标签。更换备件完成并发现它是坏的或超出规格,也在标签上记录这个信息。这就会提醒机修车间在检查时维修这个备件。
4 冷粘玻璃出现时通常的做法:
请注意:通常冷玻璃是由吹风引起的,不管它在成型过程中出现在哪里。
⑴全工位出现时:
① 如果大多数瓶子在边缘内外都有飞边,则料滴可能太重。
降低料滴重量。如果这不能解决问题,试着再减轻两克料重,但一定不要影响成型过程。当你用新的初模时,这一点尤其重要。如果这样做不起作用,请将重量返回。
② 如果冲在碰磨初模,边缘外侧将会形成严重的磨损。
将冲头下降时序推后,或者将初模上升时序提前。
③ 看看初模压力和冲头的压力。如果压头压力超出正确范围,则调整压力。如果初模压力超出范围,请致电专家调整压力。
④ 有时我们会有一组用坏的初模,它们的边缘在顶部是圆形的。这些会导致杯子外的飞边,通常在颈环释放时会剥落,导致冷粘玻璃。
请和有关人员检查,确保初模没有圆形边缘。
当杯子被下杯机取出手指抓住时,也会引起同样的问题。玻璃被夹碎,并在空中降落到杯子内形成粘玻璃。更换初模模具。
⑤料滴重量过低引起粘玻璃的可能性占比很小。这种情况将会导致冲头压过填充线。如果发生这种情况,玻璃可能会被锁紧螺母孔卡住,并作为大块冷玻璃落入杯子。如果你看到许多工位的杯子里有大块的冷玻璃,如果冷玻璃在不同工位有相同的形状,慢慢增加料滴重量。如果这动作导致新的问题,请时刻准备降低料重。
⑵ 单工位出现时:
①如果4部口模被损坏,尖锐飞边几乎总是发生在部件配合的位置。这种4部口模的损坏通常出现是由粘附或长时间的过度冲压造成的,这是因为你的弹簧张力太大。长时间的过渡冲压会侵蚀它配合的4部件口模的棱角。
更换口模,然后调松弹簧张力。
② 如果某个工位的杯子显示边缘内侧和/或外侧有飞边,确保压动部件的水平设定,保持设置在水平位置。然后放松弹簧张力,直到杯子开始脱离,然后再加压弹簧一圈。如果它仍有飞边,可能是4部口模部件不匹配,考虑更换颈环。
③ 如果冲头碰初模或看起来离初模非常近,推迟该工位冲头向下时间,或者提前该工位初模上升时间(注意不要撞击落料槽) 。或更换喷淋电磁阀。如果你认为初模气缸有问题,一定要在报表上报告进行修理。
④ 有时我们会出现磨损的初模,上面磨出一个圆形的边缘。这将导致杯子外面出现一个飞边,它通常会在颈环释放时剥落,导致粘玻璃。
更换初模,并将问题记录在标签上进行修理。
⑤ 如果冲头在冲压线处磨损或碎裂,冷粘玻璃看起来像块状钻石,而不是薄片。
如果需要,请调平压动部件或更换冲头。
⑥ 看看颈环空气。如果气太大,杯子的顶部会看起来很冷(也许甚至顶部会开裂,有时甚至会导致大块的玻璃块在下杯机取出时脱落)。
一次减少一点点颈环气。注意:如果你把颈环的空气关得太多,你可能会对料冒形成过度吹制。
⑦ 如果初模容量范围变大,你可以从容量较小的初模(新初模)中产生冷玻璃,因为容量较大的初模(旧初模)会使你增加料滴重量。从模具维修部门获得初模模具容量。
更换容量变大超标的初模模具,减少料滴重量。
冷粘玻璃(高脚杯)操作工诊断培训指南完,其他缺陷可以参考进行编写完善。